中医认为湿气具有重浊、黏滞、易伤阳气的特性,夏季可通过穴位拍打排湿排浊。湿气重的典型症状包括舌体肥大且边缘呈锯齿状,舌苔厚腻;伴随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因湿气阻碍脾胃蕴化功能,导致食物精微吸收异常;全身困重、头重如裹,以及大便溏稀黏腻、面部出油、湿疹频发等表现。
三伏天排湿可重点拍打三个穴位。尾中穴位于膝窝横纹中心,属膀胱经排污口,空拳拍打至局部发热,可缓解腰背沉重及下肢酸沉。曲齿穴在肘外侧,拍打后能改善面部油光及皮肤湿热疹,促进浊气排出。阴灵拳位于小腿内侧凹陷处,持续拍打可增强脾胃蕴化功能,改善下肢水肿及小便不利。每日坚持穴位拍打五分钟,有助于加速湿浊代谢,恢复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