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因俄乌冲突爆发原因受到西方舆论激烈批评,尤其是东欧四国阻挠谈判的指控成为焦点。默克尔在回忆录访谈中提到,2021年曾试图通过外交妥协避免战争,提议与普京直接对话应对俄乌边境军事集结,但遭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反对,导致欧盟政策被绑架,外交回旋余地丧失。她认为明斯克协议失效隐患未被重视,且疫情封锁阻碍面对面谈判,最终普京侵略乌克兰动机升级为军事行动。
东欧国家强烈反驳默克尔反思外交决策的言论,指责其推卸责任。爱沙尼亚、波兰等国外交官批评默克尔任内推动欧洲依赖俄油气,对俄政策过于软弱,纵容俄罗斯扩张。部分声音则认为,默克尔若在任或能阻止冲突,但历史无法假设。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指出,默克尔清楚战争代价并致力于解决问题,暗示责任并非单方。
舆论争议还涉及北约战略激化矛盾的影响。默克尔暗示美国通过军援乌克兰强化鹰派力量,削弱外交解决空间,而欧洲被个别国家绑架导致理性措施缺位。韩非子“小国审势”的比喻被援引,反思地缘政治中大国博弈与小国角色的复杂性。尽管默克尔试图澄清历史真相,但其声望因俄乌冲突断崖式下跌,成为西方舆论中“欧洲罪人”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