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老人与书生旧事
芋老人是水驻渡口的隐士,曾与一落魄书生共食芋头结缘。书生感念其恩,言“他日不忘老人豫”。十余年后,书生官至相国,命人厚待老人,以报当年一饭之恩。相国感叹,芋老人的“调和之道”暗合时势,其豫主豫尽之论揭示际遇变迁之理。
道德警示与世态炎凉
芋老人借村南守贫夫妇、城东同学绝交等例,讽喻人性易变。守贫者得势弃妇,同学因利断交,读书人失廉孝初心,皆印证“昔日恩义易忘”之弊。老人指出,将相卿尹一旦遇变,亦可能屈膝自保,与平民无异。
调和之道与时势关联
相国与老人论及“调和之有意”,老人强调时宜重于人为。昔日书生困顿受恩,是因“不择时宜”;今相国身居高位,仍能守豫主之德,方显本心。老人以芋喻理,阐明际遇虽变,然调和之道需顺应天时人事,方能长久。
结语与反思
相国厚资赠老人,赞其见识深远。芋老人生平疏淡,却能以微言揭示世态本质。末段反问“天下有尽身世大夫所不能言”,暗指草野之人反能道破庙堂之弊,呼应“时势变而初心难守”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