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技术的核心在于理解静电产生机制及防护措施。静电主要通过接触分离起电(如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产生,后者需结合接地条件判断。工业生产中,大面积摩擦、粉体输送、液体冲击等过程易积累静电,高电阻率材料更易产生电荷。
静电危害主要表现为火灾爆炸风险、电击及生产干扰。静电电压高但能量低,放电可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案例显示,塑料桶装汽油晃动或金属工具敲击等场景均可能因静电放电引发事故。湿度增加可降低表面电阻,加速静电泄漏,但高温绝缘体不宜采用增湿方法。
防护措施包括工艺控制、接地措施、抗静电添加剂及静电消除器。接地主要用于消除导体静电,而消除器针对非导体静电。抗静电添加剂通过降低材料电阻率加速电荷泄漏。实际应用中需避免液体灌装时取样或测温操作,并将管道延伸至容器底部以减少摩擦。感应静电需对邻近金属物体同步接地,但无法完全消除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