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需遵循严格原则,包括辩证用药、控制剂量与疗程、单独使用避免混合配伍。重点强调“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给药路径选择原则,减少过敏反应风险。溶媒选择需符合说明书要求,如生脉注射液需用葡萄糖而非氯化钠,避免溶媒选用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典型不合理应用包括药症不符(如生脉注射液用于痰湿体质)、超功能主治(如参附注射液用于无症状患者)、给药途径错误(野木瓜注射液用于封闭注射)、超剂量使用(如丹参多酚酸盐超量)。溶媒用量不足(艾迪注射液溶媒未达400-450ml)及配伍禁忌(如清开灵与氨基糖苷类联用)均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
中成药联合应用需遵循协同增效原则,如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联用治疗五更泻,龟龄集与人参养荣丸增强补益效果。配伍禁忌需规避十八反(含附子类中成药禁用半夏、川贝)、十九畏(含丁香类药禁配郁金)及含毒性成分重复(如朱砂安神丸与含碘药物联用致赤痢样便)。
药引子可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如生姜送服通宣理肺丸(风寒证)、黄酒送服醒消丸(跌打损伤)、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引药入肾)。米汤送服四神丸可护胃,蜂蜜送服麻仁丸助润肠,需根据药物特性与病症匹配选择。
含麻黄中成药(如风湿骨痛胶囊)禁与降压药联用,因麻黄收缩血管导致血压升高。含朱砂药物(磁朱丸、安宫牛黄丸)禁与含碘/溴药物(内消瘰疬丸)联用,避免生成刺激性化合物。需严格遵循说明书,避免超功能主治或重复用药引发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