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维利在其著作《时间的秩序》中,通过量子引力理论体系重新阐释了时间的本质。现代物理学揭示,时间并非统一流动:时间流速差异现象表明,海拔高低或运动状态不同的物体,其固有时间速率存在差异;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场时空弯曲理论进一步说明,时空由引力场构成并与其他场相互作用。
时间的秩序本质与熵增时间箭头密切相关。过去与未来的区分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单向递增的特性决定了时间流动方向。但若以微观视角观察全部物理细节,时间的方向性可能消失。量子引力特性的研究还表明,时间的最小单位具有跳跃性和不确定性,其数值在引力场与其他物质作用时才会明确。
世界的本质可被解构为事件网络。即使时间消失,宇宙仍处于动态变化中,物体本质上是事件集合的暂时呈现。圈量子引力理论提出,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直接构成空间与时间间隔,而非存在于固定时空框架内。
时间的来源与系统的低熵能量源头相关。太阳等低熵源驱动着地球生命系统的熵增过程,而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源于自身视角的局限性。我们以模糊的宏观视角观察世界,将量子不确定性与热力学熵增混合为“时间流动”的体验,这实际反映了人类对宇宙复杂性的认知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