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器件——“破晓皮秒闪存器件”,其擦写速度达到四百皮秒,每秒可完成25亿次操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闪存速度瓶颈,为人工智能等高速计算场景提供了关键支持。
研究团队基于全新存储原理,提出“超注入”机制,结合二维材料的特殊性质与电子运动规律,实现电子快速注入存储层。传统闪存依赖阶梯式能量爬升,而新机制通过类似“火箭推进”的物理创新,消除了速度限制,显著提升存储效率。
在应用层面,该技术可解决AI大模型对高速存储的迫切需求。当前主流闪存每秒仅支持万次操作,而“破晓闪存”可满足每秒上亿次操作,同时降低手机等设备的功耗。其高速、大容量特性有望重构存储框架,优化数据搬运效率。
团队透露,技术产业化分为三阶段:三年内通过中试线形成初步产品,逐步替代现有闪存技术,最终推动人工智能加速与存储产业变革。首阶段目标瞄准取代广泛应用的传统闪存(如NAND Flash),抢占高速存储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