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于6月27日正式批准马氏杜太注射液上市,该药物作为我国一类创新药,采用全球首创的GLP-1双靶点机制,为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提供长期体重控制方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上海首针注射,标志着国产减重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以每月约1260元的治疗成本覆盖两周注射需求。
马氏杜太注射液的双靶点药物机制区别于此前单靶点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斯美格鲁肽口服剂型和双靶点先锋蒂尔伯肽双靶点药物,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目前斯美格鲁肽与蒂尔伯肽尚未实现本土化生产,而马氏杜太注射液上市前已引发市场关注,预售活动显示其潜在竞争力。
中国减重市场格局正加速演变,国内已有约30款GLP-1类药物进入中后期研发阶段,其中半数处于三期临床研究进展。业内人士预测马氏杜太注射液未来可能占据国内半数市场份额,但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
专家强调,药物疗法需与肥胖综合防治体系协同,结合公共卫生政策应对肥胖问题。尽管创新药物为超重患者体重管理提供新选择,但长期体重控制仍需多维度干预,药物仅作为防控体系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