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升级。贾国龙在微信群中称西贝未使用预制菜,并将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引发后者直播斥责并要求公开对话。争议核心在于官方定义与大众认知的鸿沟——市场监管总局规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预制菜,但消费者普遍认为预制菜包含加热即食的包装菜品。
消费者宋女士表示对预制菜定义感到惊讶,认为餐厅应明确告知菜品加工方式。餐饮评论人士指出,知情权缺失导致信任危机,尤其外卖领域应强制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目前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出台,首次要求餐饮门店强制公开预制菜信息,以解决标准混乱问题。
法律专家冯文旭建议,预制菜界定可聚焦“最后一道工艺是否现场完成”,避免定义过于宽泛。复旦大学专家强调标准制定是行业规范化的必要环节。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但部分商家以现炒为名使用预制菜,透支消费者信任。
上海社科院专家认为,餐饮企业应公开透明化经营,承认预制菜使用并保障品质,才能筛选目标客户群体。预制菜健康发展需法规强制、行业自律与消费者认知共同推动,透明信息与自由选择是餐饮业与消费者实现双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