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表下存在大量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巨型地下通道,即月球熔岩管。2009年,日本探测器首次发现直径约65米、深80-90米的坑洞,证实这些天窗连接着内部空心的熔岩管结构。后续探测揭示,马利乌斯丘陵附近的一条熔岩管长达100公里,最宽处达1公里,远超地球最大洞穴规模,具备容纳城市级设施的潜力。
月球熔岩管的形成与早期火山活动密切相关:30-40亿年前,火山喷发的高温熔岩流动后外层冷却凝固,内部岩浆排空后形成空心管道。因月球重力仅地球六分之一,顶部压力较小,此类结构更易保存且数量远超地球。熔岩管内部温度稳定,深处约17℃,底部为-20℃至-30℃,接近地球温带环境。
月壤覆盖的熔岩管顶部可天然抵御宇宙辐射和极端温差,大幅降低月球基地建造的防护成本。此外,熔岩管所在的永久阴影区可能蕴藏水冰资源,经分解可提供氧气和氢气,为人类长期驻留提供关键支持。这些特性使月球地下熔岩管成为未来探索活动的理想天然庇护所,为建立可持续月球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