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建造的废弃核掩体结构因密封性极强,在苏联解体后被遗弃,形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环境。2013年,波兰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波兰西部一处冷战废弃核掩体内存在一个由约10万只核掩体蚂蚁群体组成的特殊生态。
通过分析蚂蚁巢穴建造行为,科学家发现这群蚂蚁属于欧洲森林木蚁种类,其巢穴位于核掩体通风管道系统正下方。由于通风管道的腐蚀破损,地面上的工蚁不慎掉落至掩体内部。这些无生殖工蚁群体无法返回地面,只能通过堆砌巢穴试图逃生,最终形成60厘米高的巢穴结构。
研究表明,这群蚂蚁依靠蚂蚁同类相食生存维持种群规模。科学家在巢穴附近发现大量被啃食的蚂蚁尸体,证实其通过摄取同类腹部组织获取营养。尽管缺乏蚂蚁社会性分工模式中的蚁后和兵蚁,这群工蚁仍形成了合作机制,共同完成筑巢和逃生尝试。
最终,科学家通过搭建木板桥梁连接核掩体通风管道系统,帮助蚂蚁返回地面森林。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对社会性生物群体结构的认知,揭示了极端环境下生物生存策略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