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期发布文件强调,企业需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宣传行为,明确禁止将辅助驾驶系统暗示为自动驾驶功能,并需向消费者清晰说明系统能力边界。这一“工信部宣传规范”旨在防止因“系统能力夸大问题”导致驾驶员滥用功能,避免因误解引发事故。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芯片可靠性要求”与“汽车安全性能标准”。尽管自动驾驶系统在功能性上可实现快速反应,但其“不可靠事件风险”尚未完全解决,例如芯片逻辑错误或强电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刹车变油门等致命问题。数据显示,电动车事故率是燃油车的一倍,凸显技术可靠性不足的隐患。
责任界定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另一难题。法律层面明确要求驾驶员在“辅助驾驶系统限制”下仍需承担主导责任,但若事故源于芯片或系统缺陷,责任归属将陷入复杂争议。类似波音737 MAX事故的教训表明,完全依赖机器决策需以“车规芯片可靠性”为基础,而当前技术远未达到军用级设备的容错标准。
行业共识认为,自动驾驶的最终门槛在于“自动驾驶技术门槛”中的可靠性而非功能性。现阶段技术更适用于辅助驾驶场景,系统响应速度需与人类操作协调,避免因机器反应过快引发道路冲突。未来技术发展需优先解决硬件可靠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从“辅助”到“主导”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