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消费贷市场迎来显著调整。自4月起,多数银行消费贷利率从“两字头”优惠区间上调至3%以上,同时消费贷款额度上限提高至30万至50万元,部分产品最高可达100万元,贷款期限也从5年延长至7年。此轮调整结束了年初由促消费政策引发的价格战,彼时低利率消费贷产品曾推动市场增量,但银行净息差已收窄至1.52%的历史低点,引发盈利压力与不良率攀升担忧。
政策支持下,消费贷对民生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2024年数据显示,低息消费贷助力汽车、家电换新及教育、旅游等场景消费,相关领域增量达1.3万亿元。但低利率也催生套利风险,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贷或理财领域,叠加“只还息、到期还本”的还款模式调整,可能加剧资金挪用问题。
专家指出,银行需加强差异化利率定价与产品合规性管理,避免诱导性营销导致过度借贷。消费者需警惕消费贷滥用风险,按实际需求申请贷款,严格遵循合同场景使用资金,防止因挪用或超额负债影响征信。金融机构与个人均需平衡便利性与风险防控,确保消费贷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