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正面临关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命运的抉择。作为俄唯一现役航母,该舰自1991年服役以来频繁故障,2017年大修期间接连发生船坞沉没、火灾等事故,导致维修费用激增。俄海军装备决策部门内部出现分歧:支持维修者认为航母是大国象征,放弃将削弱国际地位;反对者则认为传统航母低效昂贵,应转向自动化作战系统。
俄罗斯造船技术衰落加剧了决策困境。苏联解体后,俄造船工业长期依赖苏联遗留技术,无力建造新航母。俄乌冲突资源消耗进一步挤压军费,迫使俄军削减海军投入。前太平洋舰队司令公开称“航母时代已终结”,试图为放弃维修制造舆论基础。
围绕财政危机与政权稳定的讨论被引向更深层次。俄罗斯杜马警告国家可能重蹈苏联解体覆辙。分析指出,苏联崩溃不仅因国家财政破产风险,更因意识形态崩塌导致人心向背。当前俄社会虽面临经济压力,但若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支撑点未瓦解,政权稳定性或仍可维持。
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存亡的关键在于社会共识。苏联末期既有国库空虚,更存在共产主义叙事失效、外部观念冲击等问题。如今俄罗斯需警惕的不仅是军力衰退或经济困境,更是民众对发展道路的信念能否持续凝聚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