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一腔热血为国,马相伯的外交生涯

最近更新: 2025-01-29时长: 03:21
那些你不知道的上海冷知识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18世纪80年代,正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时候,离开了教会的马相伯,凭借熟练7国外语,担任了李鸿章的助手和翻译,受到李鸿章赏识。二十多年中,到处奔波。
  • 光绪七年(1881)4月 “洋务”大臣黎庶昌出使日本,遴选马相伯任使馆参赞。马相伯抵日后,改任驻神户领事。后来又去过朝鲜等地任职。
  • 光绪十三年(1887)7月,李鸿章派他随美国人米建威赴美借款1千万美元筹建华美银行,没想到竟然有多家银行愿意提供贷款,马相伯在美国备受欢迎,与数家银行议定5千万美元为正式借款,另将3万万美元作为存款。然而此事竟然被保守派怀疑卖国求荣,上书弹劾李鸿章(其实此事将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已经引起英、法、德的不满,反对声已起)。结果,慈禧老太后出招了,电令李鸿章:“与美商订约股开银行,流弊甚多,断不可行…”,李鸿章只得回电:“办法正当,朝廷大哗,舆论沸腾……华美银行停办,速速回国”,马相伯也只好无功而返。这使得中国近代银行的开设又延期许久。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了近代银行的资金支持,也许甲午战争的结果都可能不一样。
  • 光绪十八年(1892)52岁的马相伯再度赴日本任职。光绪廿一年(1895)因甲午海战失败,李鸿章去马关签约。在马关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是李鸿章、李经芳(李鸿章长子)、马建忠(马相伯的三弟)。签字的是钦差大臣李鸿章和李经芳。
  • 虽然签订马关条约与马相伯并无直接关系,但与李鸿章等一起,兄弟两人都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 此时母亲病危,马相伯立即回家探视,被母亲拒绝在门外,对外人说:“我不曾生过这样的儿子。”还指着马相伯说:我的儿子本应是神父,你选择了这条路,我不认你这个儿子。直到去世母亲也不愿意和儿子说一句话。在母亲的葬礼上,兄弟俩大哭不止。
  • 马相伯精力最旺盛的中年时代就这样贡献给了满清政府,得到的是这样的结局,真是唏嘘不已。光绪二十三年(1897)马相伯辞官回沪,结束了他的外交官生涯。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