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颖之与孟子讨论国家治理时,孟子指出民众疾苦不仅源于灾荒,更因捐税负担过重。戴颖之承认问题,但提出今年只能减轻捐税,明年才能取消部分。孟子认为这种拖延改正的态度缺乏诚意,并引用寓言故事加以讽刺。
他讲述了一个偷鸡者的故事:此人每日偷邻居的鸡,被劝告后却提出逐步减弱偷窃行为,承诺明年彻底停止。孟子批评这种“逐步减少偷鸡频率”的做法,强调不合礼仪的偷盗行为应立刻停止,而非拖延至明年。
这则讽刺拖延的寓言故事揭示了明知错误却找借口推迟改正的危害。孟子主张治理国家需直面问题,对民众疾苦应迅速采取行动,如捐税负担的减免需当机立断,而非依赖“痛改前非”的空洞承诺。故事最终警示:拖延和逐步减弱错误行为仅是自我安慰,及时改正才是解决道德与治理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