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伟在《石头祭典》中通过《甲虚策批》的评注,揭示了《红楼梦》与清朝秘史的关联。书中第二回甲语村与冷子兴的对话,借“宁荣二府衰败”暗喻弘晳逆案后礼亲王府的空宅惨状,《甲虚策批》以“后字不用虚字”隐射对敏感事件的避讳,呼应知雁斋叹息中“西堂故事”的政治隐射。
西堂故事实指康熙嫡孙爱新觉罗·弘晳的夺权事件。弘晳因父亲废太子燕仁被禁锢,迁居郑各庄礼亲王府,后因纠集皇族结党谋反引发乾隆镇压。其仿国制设内务府的行为被视为僭越,最终被革爵圈禁,礼亲王府仅存护城遗迹,成为清朝血案的历史见证。
《红楼梦》中“衰败之家”的描写被解读为对弘晳抄家惨剧的血尸暗示。甲虚策批提及“孔先生堕类”及“西字避讳”,影射清廷对西堂故事相关史料的销毁,而书中“空宅冷落”的细节则暗合郑各庄王府的荒废真相。
乾隆时期,弘晳逆案牵连允禄等皇族成员,暴露了九子夺嫡余波对政权的影响。尽管民间误传礼亲王府为吴三桂旧宅,但考证显示其与江宁曹家无关,实为弘晳政治斗争的核心场景。皇家成员对《红楼梦》的讳莫如深,印证了西堂故事在清史中的敏感性与禁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