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体系的构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机器体系通过占有妇女儿童劳动、延长工作时间实现资本扩张,其技术特性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成为系统化剥削劳动力的工具。自动工厂作为机器体系最高形态,表现为"Automat"(自动机)与"Autokrat"(专制君主)的双重属性,工人沦为机器附属品。
· 工厂制度引发分工制度变革,传统手工业等级分工被机器操作均等化替代。劳动力自然分化以年龄性别差异为主,工人分为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与单纯添料的"feeders"。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构成独立的技术统治阶层,生产智力资本化趋势导致劳动者技能价值贬低。
· 劳动异化现象在工厂制度下达到顶峰。工人从劳动主体转变为"活体零件",重复机械过程导致身心双重压迫。工厂纪律体系通过罚金制度和军事化管理建立,资本通过私人立法确立专制统治。劳动条件的系统性掠夺体现在高温、噪音、安全隐患等物质环境恶化,形成"温和监狱"式的生产空间。
· 机器应用与资本主义剥削手段的结合产生特殊矛盾:技术革新既解放生产力,又强化剥削强度。工厂制度通过技术统治形态将科学、自然力与社会劳动资本化,最终实现劳动过程控制权从工人向资本的彻底转移。这种转移在自动工厂中表现为死机构支配活劳动,工人完全从属于自行发动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