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跨大西洋闪击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旨在通过苏联超大型运输潜艇对美国发动突袭。核心项目包括斯大林时期六二一工程,该工程提出可运载步兵营及装甲车辆的潜艇方案,但因苏德战局变化而搁置。战后斯大林大海军建设重启计划,但最终因成本过高被赫鲁晓夫战略核潜艇优先取代。
· 赫鲁晓夫执政后,核动力运输登陆潜艇(六四八工程)因设计过于简陋遭质疑。1961年,苏联成立苏联跨洋突击部队(“老鼠营”),专门训练适应潜艇作战的特种兵。与此同时,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持续探索水下突袭可能,但六四八工程因资源倾斜战略核潜艇再度下马。
· 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军事思想转向发展苏联大型运输核潜艇(七一七工程),设计可搭载800名士兵及装甲车辆。然而,因美国部署美国三叉戟核导弹,苏联被迫将资源转向对抗性武器,优先建造苏联台风级核潜艇,导致七一七工程最终夭折。
· 苏联数十年间的水下突袭计划,因技术瓶颈、战略重心转移及美苏核军备竞赛而屡次受挫。从斯大林时期六二一工程到七一七工程,这些项目揭示了冷战期间苏联试图颠覆美国本土防务的野心与现实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