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民变是唐朝晚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战争。从859年浙东裘甫起义事件开始,到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范围覆盖山东、河南、两广等十二行省,直接加速了唐朝统治的崩溃。
唐朝末年,苛捐杂税严重与宦官专权现象导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大中十三年(859年),浙东裘甫起义事件成为民变开端;咸通九年(868年),桂林庞勋起义始末虽被镇压,却为后续大规模起义埋下伏笔。宋祁在《新唐书》中指出“唐亡于黄巢”,但更深层原因在于藩镇割据问题长期削弱中央集权。
起义军以黄巢为代表,采用运动战术特点突破围剿,但唐朝灭亡根本原因仍是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农民战争虽未直接终结唐朝,却瓦解其统治根基,最终促使朱温篡唐,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