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兵医生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中药朱宁(猪苓)的利水渗湿功效及其临床应用。朱宁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是治疗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泻泄、小病不利的核心药物。其药性沉降,专攻利水渗湿,无补益作用,适用于实证水湿证。
经典方剂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为特点,可治疗蓄水证、痰饮、头晕目眩等症。若加茵陈组成茵陈五苓散,则侧重湿热黄疸的利水退黄。与之对比的四苓散,去桂枝后更适用于单纯水湿内停证。
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在利水渗湿基础上兼顾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伤阴导致的小病不利、口渴发热等症。此外,猪苓配伍半夏的猪苓丸可燥湿利水,治疗湿热下注的小病白浊。
临床应用时需区分猪苓与茯苓的功效差异:茯苓性平和,兼具健脾宁心作用,而猪苓利水力强但无补益。针对腰以下水肿、膀胱湿热等证,可选用含猪苓的消肿汤或葵子汤,结合车前子、木通等药物增强利水通淋效果。
张医生结合病例分析,强调猪苓在经典方剂中的核心地位,并提醒需根据患者体质(如阴虚有热)调整配伍,确保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