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因病去世后,四个儿子按遗愿将其骨灰带回老家安葬,计划在村内设灵堂操办丧事。此时,对门邻居刘叔因儿子婚期与爷爷出殡日冲突,提出协调请求。刘家作为外来户,婚期已定且请柬发出,但二伯、三伯以"死者为大"为由要求对方改期,双方陷入红白事日期冲突纠纷。
作为长子的大伯权衡邻里情分,决定将灵堂外置解决矛盾,让出村道优先让婚庆队伍通行。这一决策虽遭兄弟反对,但最终得以实施。出殡当日,白事队伍与迎亲队伍在村口相遇,大伯主动退让,避免直接冲突。
丧事结束后突遇暴雨,刘叔主动带儿子冒雨看守爷爷坟墓,防止坍塌。头七当日,刘叔携子登门谢恩,以唢呐班子和礼盒致意,化解先前隔阂。此举令二伯、三伯羞愧,大伯感慨"人心换人心"的处事原则。
此事成为村里化解矛盾的典范,邻里间开始效仿以和为贵的相处方式。大伯临终前仍强调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和谐比争高低更有价值。通过丧喜事冲突后续影响,展现了传统伦理与现代人情交融的乡村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