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陷落后,皇室成员赵氏兄弟(赵昰、赵昺)在浙江至福建一带流亡。陆秀夫、张世杰等忠臣率残军护卫赵氏抵达温州,并在江心寺拥戴赵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试图重整南宋残余抗元势力。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赵昰于福州被拥立为景炎帝,建立流亡朝廷,任命陈义忠、李庭芝等为宰辅,张世杰掌军事,试图延续南宋政权。
与此同时,扬州守将李庭芝坚持抗元,但其部将朱焕暗中投降元军,导致扬州沦陷。李庭芝退守泰州,因部将叛变被俘,最终与幕僚将才在扬州就义。元军借谢道清名义试图招降南宋皇室未果,转而加强追击,南宋残余力量逐步退守福建、两广。
李庭芝之死标志着两淮地区抗元势力瓦解,朱焕降元事件暴露南宋内部离心力。流亡朝廷虽在福州短暂立足,但元军持续施压,南宋版图日益萎缩。至泰州陷落,淮东残余势力彻底覆灭,南宋仅存福建一隅,复国希望愈发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