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凯向王阳明请教如何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心性本体与道的合一。王阳明以除草为例,指出事物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善恶观念源于主观意念的干扰。他强调遵循天理行事,若杂草妨碍生活,自然拔除即可,但不可因未除尽而牵累内心,否则情绪干扰会遮蔽心性本体。
针对薛凯对《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疑问,王阳明解释这是诚意而非私意的体现,诚意需完全遵循天地之道,不掺杂主观好恶。他批判世儒错误理解格物之知,舍心逐物,终难触及心性本质。
通过对比周连希静观万物造化的心态与常人除草时的杂念,王阳明阐明圣人无为的境界:以自然规律为准则,无私欲纠葛,行动与宇宙节律相合,虽行事却心无滞碍。这种遵循天理行事的智慧,能使人如顺水行舟般事半功倍,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修养境界。
最终,薛凯领悟到顺应自然规律并非消极放任,而是洞悉事物本质后依规律而行,使行动自然契合天地变化,既不刻意强求,亦不逃避责任,实现心性清静与处事高效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