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权通过对比鲁智深与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提出两者存在高度相似性。鲁智深反抗精神与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形成呼应,二人皆因打破佛门戒律引发冲突。智真长老对鲁智深宣布三皈五戒内容时,强调“杀生”和“饮酒”的禁忌,但鲁智深直率回应“洒家记得”,展现其不拘礼法的性格,与孙悟空被唐僧约束的情节相映成趣。
在具体情节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模式高度重合。两人均通过“假扮新娘”的方式解决强娶事件,且后续收服对手的手法如出一辙。关王刀历史渊源的分析则揭示了鲁智深与关羽的隐性关联,两者兵器重量之争暗含对英雄气概的塑造。
跨文本视角下,《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互文关联被进一步挖掘。鲁智深的精神导师智真长老与孙悟空的师父唐僧均承担教化使命,而《红楼梦》通过引用《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等情节,体现四大名著共享的叙事框架。朱广权以聂鲁达诗歌为引,将文学比较延伸至中外经典,突显故事原型的普适性。
最后,通过分析“深空探测组合”的CP设定,强调鲁智深与孙悟空殊途同归的佛性结局。两人虽经历不同,但最终均以“打怪升级”的方式完成自我超越,印证了文学角色塑造中“反叛—顿悟”的经典路径。四大名著的人物互动与情节嵌套,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文学母题的延续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