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珂(885—936年),史称后唐末帝,本为汉人王姓,因母亲卫氏被李嗣源俘获,自幼被收为养子并入沙陀族。他作战勇猛,受李嗣源及后唐庄宗李存勖器重,但曾遭权臣安重诲陷害罢官。安重诲死后,李从珂复任凤翔节度使,封潞王,逐渐掌握军政实权。
继位后,李从珂面临府库空虚危机,未能兑现对将士的封赏承诺,导致军心涣散。同时,他与石敬瑭因资历、战功相近而相互猜忌,最终石敬瑭引契丹叛变,联合西援军队攻唐。李从珂虽为将才,却难应对复杂局势,节节败退后携家自焚,后唐灭亡。其自焚时传国玉玺失落,成为历史悬案。
后唐存续十四年,以军力强盛、名将辈出著称,但灭亡过程极具戏剧性,史称“四帝三姓”。政权覆灭后,徐知诰(后改名李昪)建立南唐,自称唐朝宗室,延续对李唐先祖的祭祀,维系了部分唐朝法统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