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于九三六年十一月在太原举行了一场太原奇特登基大典。其特殊性在于,他的皇位并非由中原政权内部推举,而是由契丹君主耶律德光以“父皇帝”身份册立,并建立父子关系,史称契丹册立儿皇帝。
为巩固契丹支持,石敬瑭将北方割让幽云十六州作为回报,并承诺每年进贡三十万匹布帛。这一行为导致中原失去战略屏障,为后世带来数百年边防隐患。尽管后晋强盛时疆域涵盖山东、河南及周边多省部分地区,但王朝仅存续十二年,最终仍被契丹所灭,印证“成也契丹,败也契丹”的后晋王朝兴衰始末。
石敬瑭本人并非昏暴之君,但其割地求权的决策引发深远负面影响。本节内容客观梳理了后晋政权的建立与终结,揭示了依附外族势力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