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背景与部署
九四八年八月,后汉将领国威率军抵达晋西南河中府城(今永济市蒲州镇),针对叛将李守贞的河中叛乱,采取分道围困战术。国威在城东扎营,命白文珂驻守黄河西岸,形成合围之势,并征调民工挖掘深堑、修筑城墙,沿用五代时期典型的沟堑城墙战术,逐步封锁李守贞势力。
围城消耗与心理战
国威未急于决战,而是通过长期围困消耗敌军战术,反复击退李守贞的骚扰,削弱其兵力。同时,他注重收买人心的手段,以赏罚分明、体恤士卒、亲临前线等行为凝聚军心。李守贞因资源耗尽陷入困境,而国威凭借后汉王朝支持维持补给,双方形成鲜明对比。
总攻与平叛结果
至九四九年七月,李守贞兵败全家自焚,河中叛乱告终。国威随后平定奉翔、行两处余乱,并烧毁叛臣书信以稳定局势。此役不仅巩固后汉政权,更让国威威震天下军事声望达到顶峰。战后他表面谦逊,实则已成为权倾朝野的军事领袖,展现了乱世中兼具谋略与执行力的将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