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后,宋金双方陷入长期对峙。南宋因防守稳固但无力反攻,金国也无法彻底击败南宋,两国逐渐出现议和可能。金熙宗与宋高宗均有议和意愿,金国完颜昌与南宋秦桧成为关键人物。秦桧早年因反对金国立张邦昌被俘,后因金国器重成为完颜昌幕僚,其南归被疑为金国间谍,但最终受宋高宗重用。
秦桧提出“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策略,但因涉及南北民众归属问题遭高宗斥责被贬。后因宰相赵鼎与主战派张俊不和,秦桧被重新启用。此时金国完颜昌力主归还河南、陕西等地,但要求南宋称臣纳贡,引发南宋朝野反对,岳飞等将领甚至发起万人大签名反对议和。
最终,宋金第一次议和达成:金国归还部分领土及徽宗棺椁,南宋称臣并缴纳岁币五十万两。但金国要求宋高宗跪接国书,引发南宋君臣激烈争议,最终由秦桧代高宗跪接国书完成议和。这一过程凸显宋金对峙的复杂性,以及秦桧南归历史争议对议和走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