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创作歌手菲道尔在访谈中回顾了成名曲《阿拉斯加海湾》的创作背景,灵感源自网络图片中两片无法交融的海洋,隐喻情感中的错位关系。他透露歌曲最初计划用英文创作,后因个人情感经历改为中文版本,意外成为全网播放量破7亿的现象级作品。
菲道尔分享了自己从驻唱歌手到职业音乐人的成长历程,提及早期因经济压力与情感责任导致的分手经历,成为创作核心素材。他坦言网络时代的音乐传播模式颠覆传统路径,爆红后虽面临“一片歌手”质疑,但通过《人生起起落落落落》等后续作品持续探索情感共鸣的多元表达。
专辑设计中融入“易碎品”等视觉隐喻,彩胶版本以行李箱包裹概念呼应情感主题。菲道尔坦言受周杰伦音乐启蒙影响,早期刻意模仿方文山作词风格,后转型为直白叙事风格。对于舞台恐惧,他通过密集驻唱训练逐步克服,强调现场表演对音乐人的重要性。
谈及未来规划,菲道尔表示不排斥幕后转型,透露对音乐视觉设计的浓厚兴趣。他提出“时间线理论”回应焦虑,认为每位创作者需接受成长节奏差异。对于实体专辑的制作,他特别赞赏团队对品质的追求,认为实体载体能完整呈现音乐人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