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自古是游牧政权的核心区域。唐代“蒙兀室韦”被视为现代蒙古族祖先,但更早的匈奴在秦末统一高原,成为首个草原国家,与秦汉长期对峙。匈奴衰落后,鲜卑部落崛起,其分支慕容、宇文、拓跋等先后进入中原北方,甚至建立北魏政权,而柔然填补草原权力真空,后被突厥取代。
突厥帝国在隋唐时期分裂为东西两部,最终被唐军联合回鹘灭亡。回鹘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但840年被黠戛斯所灭,部分回鹘人西迁新疆,成为维吾尔族祖先。契丹帝国随后控制蒙古高原,辽国统治时期中原进入五代十国,北方草原因契丹重心南移再次空虚。
鲜卑后裔室韦人中的蒙兀室韦尼伦部逐渐迁入蒙古高原,铁木真所属乞颜部即源于此。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其分封制度将领土划归弟弟(东道诸王)和儿子(西道诸王),幼子拖雷继承核心领地。蒙古帝国通过西征扩张,形成四大汗国,深刻影响欧亚历史。黄金家族主导的汗统延续至元朝,成为蒙古帝国兴衰的核心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