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论语新说076-不及

最近更新: 2025-04-13时长: 06:02
吴永达2025读《论语》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见善如不及的为学态度

# 见不善如探汤的避恶反应

# 隐居修行的求道精神

# 直心是道场的修行理念

# 修行修心的内在本质

# 中南捷径的历史典故

# 少林寺武功的现代现状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强调为学态度应主动追求善行,对恶行保持警惕。前者体现为“唯恐跟不上善行”的积极学习,后者则比喻为躲避热水的本能反应,展现好学之人的自我约束。
关于隐居修行,孔子指出“隐居以求其治,行义以达其道”,讽刺当时部分人假借隐居之名谋取仕途,而非真正践行求道精神。这类现象被称为“中南捷径”,源于古人通过隐居终南山获取推荐入仕的投机行为,与修心修行的本质背道而驰。
对于修行场所,文本引用佛家“直心是道场”的观点,强调修行修心的关键在于内在境界,而非外在环境。心静则处处为道场,执着于寺庙或名山反而背离修行的内在本质。
最后,通过讨论少林寺武功的现代现状,指出武功的核心在于实际格斗能力而非表演形式。真正的修行与练武需长期专注实践,而非依赖场地或名头,呼应“修行未必在少林”的务实态度,批判对传统符号的盲目崇拜。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