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团打车通过高额补贴在上海网约车市场发起攻势,首日订单突破15万单,司机抽成仅8%,吸引大量用户和司机转向。但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以禁止低价竞争、清理不合规车辆等整改措施叫停补贴战,美团打车市场份额迅速下滑,多城扩展计划受阻。
同年,滴滴因顺风车安全事件陷入危机,两起恶性案件引发社会对网约车安全主体责任的热议。监管部门进驻八家平台企业进行安全专项检查,滴滴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整改。内部人士指出,平台在安全管控、实时报警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创新停滞。
共享单车领域竞争白热化,摩拜与OFO合并因股东分歧受阻。阿里巴巴放弃OFO,转而扶持布局二三线城市的哈啰单车,并通过永安行合并强化控制。美团则于2018年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加速出行领域布局。OFO因押金危机和管理层与资本矛盾陷入困境,戴威拒绝合并提议后与滴滴决裂。
行业格局持续变动,美团、高德推出聚合打车模式,整合中小平台资源;滴答出行借顺风车整改期抢占60%市场份额。各方在补贴战、安全责任、资本博弈中重塑出行生态,监管收紧与模式创新并行,市场竞争焦点转向合规运营与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