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天皇通过广播宣告投降,标志着军国主义时代的终结。这一事件不仅使日本沦为战后废墟,更导致天皇权威战败崩塌,民众陷入精神与生存的双重危机。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统帅身份登陆日本,实施盟国占领政策,成为实际统治者。
9月2日,密苏里号投降仪式举行,仪式中隐含美国对日复仇的象征意义。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但天皇未现身,引发外界对其战争责任的争议。此时,日本战争伤亡数据触目惊心:170万军人死亡,超百万平民遇难,社会基础设施几近瘫痪,东京人口锐减至200万。
战后废墟经济重建初期,日本面临空前挑战。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12万流浪儿挣扎求生,饥饿与疾病蔓延。麦克阿瑟统治日本期间,通过强权政策推动社会改革,但民众对未来的恐惧仍未消散。密苏里号的历史隐喻——从佩里黑船到原子弹报复——揭示日本近代化进程的轮回与矛盾。
尽管战败阴影笼罩,日本社会在盟国占领政策下逐渐转向新秩序。这一阶段为后续日本经济崛起根源埋下伏笔,军国主义历史影响逐步被反思,国家命运进入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