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正式开跑。赛事采用创新性规则设计,参赛机器人按V型队列站位,前后垂直间距为三米,每台机器人出发间隔不超过两分钟。赛道全程设置专用区域,要求机器人间距保持一米以上,避免干扰其他参赛者。
为保障机器人持续运行,赛道内设立补给站,参考F1赛事模式提供备用电源更换服务。参赛队伍可在补给站更换电池或机器人,需经随行裁判同意后方可操作。每支队伍最多有三名选手进入赛道,领跑员及保障人员需使用左侧专用保障通道。
赛事配备严格裁判体系,由裁判长指派随行裁判全程佩戴录音录像设备,监督换电及机器人更换流程。计时从机器人通过起点线开始,终点停表后综合比赛用时与罚时计算最终成绩。
奖项设置突破单一成绩评价维度,除冠亚季军外,增设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等专项奖项,重点突出机器人步态创新、形态设计等平台性能力。此举旨在通过多维度展示机器人综合性能,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