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新能源汽车智驾改辅助驾驶,能否杜绝误导消费者

所属专辑: 新闻早高峰
主播: 荔枝音
最近更新: 7小时前时长: 05:26
新闻早高峰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智能驾驶技术应用

# 辅助驾驶功能定义

# 误导性宣传风险

# 驾驶安全分级标准

# 行业政策规范要求

# 自动驾驶等级划分

# 车企营销术语调整

# 辅助驾驶事故警示

# 智能驾驶规范整改

# 驾驶安全责任边界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智能驾驶相关术语进行统一调整,多家车企将“智能驾驶”改为“辅助驾驶”,例如小米、理想、小鹏等品牌均在宣传中强调“辅助驾驶功能定义”,并明确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这一调整旨在避免误导性宣传风险,此前部分商家使用“脱手驾驶”“零接管”等模糊话术,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车辆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我国现行驾驶安全分级标准明确划分0-5级自动化等级,其中0-2级为辅助驾驶,驾驶主体仍为司机;3-5级为自动驾驶,但截至目前,未有任何三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获准入许可。政策监管层面,工信部已要求车企规范功能命名,禁用“高阶智驾”等诱导性词汇,并严格履行安全责任边界告知义务。
近期多起辅助驾驶事故警示行业需重视安全风险。例如,小米SU7因辅助驾驶功能误判导致致命事故,另有驾驶员在开启辅助驾驶后分心操作,威胁公共安全。行业规范整改需以敬畏生命为前提,车企营销术语调整虽为纠偏举措,但仍需警惕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诱导性宣传。
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虽为行业共识,但当前阶段应以驾驶安全分级标准为基础,明确技术局限性。政策推动下,行业需平衡创新与安全,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口碑与可持续发展。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