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因宠爱骊姬,逐渐冷落原本备受器重的太子申生。骊姬为巩固地位,表面劝晋献公以国事为重,暗地通过阴谋诡计手段陷害申生。她先提议让申生领兵作战,意图使其战死沙场,失败后又借祭祀诬陷申生下毒,最终迫使申生自杀。
申生死后,骊姬继续扩大晋国王室权力争斗,诬陷公子重耳、夷吾为同党,迫使二人逃亡。晋献公去世后,骊姬扶持其子奚齐继位,但奚齐很快被申生支持者诛杀于灵堂。骊姬又立侄子卓子为君,卓子亦遭杀害。晋国内乱至此全面爆发,骊姬最终投河自尽,尸体被愤怒的民众鞭笞泄愤。
史家评骊姬祸国时,多强调其红颜祸水论对晋国的影响。晋国本为春秋霸主,却因骊姬引发的权力争斗与内乱走向衰败。公子重耳逃亡经历成为后续晋文公崛起的伏笔,而骊姬的权谋与晋献公的昏聩,则成为晋国命运转折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