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赋格》是保罗·策兰(Paul Celan, 1920-1970)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被视为“奥斯维辛之后的诗歌”典范,以德语写成,反映了策兰作为犹太人在二战中经历的创伤。这首诗初稿名为《死亡探戈》,后改为“赋格”。如标题所示,诗作带有明确的音乐性结构,如同赋格曲般多声部交错。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会细致地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介绍策兰学者以及我们自己的解读。我们会探讨它的音乐性、多声部、“黑奶”意象,关于“玩蛇写字”、关于头发的说法,以及这首诗与德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策兰的作品既是对大屠杀的见证,也是文学形式与历史创伤间复杂关系的探索。我们特别关注诗歌的音律结构如何与内容相互作用,以及策兰后期创作如何逐渐远离这种美学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呈现《死亡赋格》的开放性与复杂性,让听众感受到它不仅是一首关于记忆的诗,更是一个不断与读者、历史和文学传统对话的活体。
《死亡赋格》诗歌文本可见于shownotes末尾。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01:14 聊一下我们的方法:细致阅读与生命体验
08:22 介绍《死亡赋格》的创作背景:写作日期与战后关于纳粹集中营的媒体报导
12:48 这首诗原名是《死亡探戈》:为什么策兰把诗题从探戈改为赋格
18:09 赋格作为德意志的音乐传统,它的结构本身蕴含了怎样的诗学张力
21:39 策兰本人朗诵《死亡赋格》
24:34 安迪汉语朗诵《死亡赋格》
27:16 从诗中的三个人称、三个声部着手提供诗的解释
30:13 开篇名句中的“黑奶”与它的三个解释方式:现实、隐喻与互文
32:46 介绍策兰同时代诗人奥斯兰德(Rose Ausländer)诗作《进入生命》(Ins Leben)
35:40 隐喻在西方文论中的地位以及策兰对隐喻的批判
40:23 从策兰的“我们喝”到海涅《西里西亚纺织工》的“我们织”
43:34 谁是“玩蛇写字的男人”,谁是那“德意志的大师”
45:39 头发与蛇的神话传统:舒拉米和玛格丽特是谁,她们的金发与灰发意味着什么
53:42 玩蛇写字的男人在做着什么春秋大梦
55:38 从《死亡赋格》的韵律美谈到诗与音乐的关系——策兰反叛象征主义流派对诗之音乐性的追求
1:00:08 德国思想与音乐传统中对权力的膨胀追求:以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瓦格纳的“总体艺术”为例
1:12:34 书写的权力——旧约与新约之间也有赋格结构?
1:15:31 东欧犹太音乐:历史上的《死亡探戈》曲
1:23:09 预告下期节目:《呼吸结晶》
策兰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yiyanggestudio@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