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四章强调修身与家庭管理的关系,指出个人情感偏颇是阻碍修身的关键。文中列举了五类情感失衡现象:对“亲爱”的偏颇易导致溺爱,“贱恶”的偏见可能引发不公,“敬畏”失衡会压抑判断,“哀惊”情绪失控将影响决策,“傲惰”态度则会阻碍自我完善。这些偏颇均需通过修身与家庭管理的关系进行调和。
进一步提出“喜好中的理性批判”与“厌恶中的客观认知”的平衡原则,主张在情感判断中保持清醒。若能实现好恶的辩证统一,便能达到“天下闲矣”的和谐状态。
最后引用“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的谚语,揭示修身不足的连带后果。若未能通过修身与家庭管理的关系克服情感偏颇,便无法实现齐家目标,最终导致“身不休”的困局。全文以情感管理为切入点,阐明修身对家庭治理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