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斯·凯洛格提出一项乌克兰分治和平方案,建议以地内伯河为分界线,将乌克兰划分为东西两部分。方案参考二战后柏林分治模式,提议英法维和部队进驻西乌,俄罗斯控制东乌占领区,并设立非军事区。凯洛格强调该方案旨在维护乌克兰主权,但《泰晤士报》将其解读为“瓜分乌克兰”,引发争议。乌克兰外长明确反对“被操纵的和平”,认为该方案实质是牺牲主权换取停火。
从历史背景看,柏林模式意味着东西方对峙格局,而凯洛格的乌克兰东西驻军划分方案可能面临俄方反对。俄罗斯难以接受北约成员国以维和名义介入西乌,且其核心诉求是北约停止东扩。乌克兰则认为该类比将自身等同于战败国,损害国家尊严。此外,英法是否愿意承担驻军风险尚存疑问,而美国不派地面部队的态度削弱了方案执行力。
当前局势中,美国试探气球暴露其政策转向:特朗普政府倾向减少对乌支援,迫使乌克兰接受现实。俄乌停火后稳定机制若无法平衡各方利益,可能导致国际社会默认俄占领区现状。分析指出,俄罗斯可能借机扩大战场优势,而乌克兰因西方军援减少陷入被动。地缘政治博弈下,柏林模式的历史经验能否适配乌克兰危机,仍存在巨大争议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