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因担忧美国渗透内部系统,向即将赴美参加关税谈判及国际会议的4名欧盟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和基础款笔记本电脑。这一安全措施反映出美欧关系恶化,尤其在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政策后,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摩擦加剧。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官员认为美国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监听敏感信息,凸显战略安全领域的互信缺失。
历史上,美国对欧洲领导人的监听事件屡见不鲜,例如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被监听长达十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私人通话也曾遭泄露。此类事件不仅涉及情报收集,还可能用于心理分析与政治博弈。当前,欧盟试图通过技术防范手段降低风险,但专家指出仅更换设备无法完全应对美国通过海底光缆或基站实施的监听。
美欧关系的历史渊源复杂,从美国独立战争到冷战时期的盟友关系,欧洲长期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与经济支持。然而,近年美国在能源供应(如取代俄罗斯对欧能源出口)和关税问题上不断施压,迫使欧洲重新评估战略定位。尽管欧盟试图在关税谈判中展现强硬态度,但双方实力差距及欧洲内部对美国的惯性依赖仍是主要挑战。
分析认为,欧洲若想摆脱被动局面,需在技术、能源和外交政策上寻求更多自主性。例如,采用非美国技术设备(如华为5G)可能增强技术防范能力。但美欧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此次欧盟高官使用一次性手机的举措,更多是象征性姿态,实际效果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