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巴黎访问期间提出,若俄乌短期内无法达成停火协议,美方将退出斡旋行动。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调整对俄乌冲突的介入策略,体现出商人出身的政策考量——在获取乌克兰矿产资源等实际利益后,逐步减少外交投入以避免声誉损失。这种"止损式"外交风格引发对美俄关系正常化前景的质疑,也令乌克兰面临更严峻的军事压力。
中国与阿联酋签署史上最大规模LNG协议,深化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正值美国对中国造船业实施301调查之际,美方计划对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高额费用,意图遏制中国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全球领先,LNG船等高端装备的技术突破正重塑全球能源运输格局。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警示国家面临"失去的五十年"危机,预测日本经济排名将从全球第四滑落至第十一。分析指出日本政界缺乏应对美国关税压力的长远战略,过度依赖短期补贴政策。这种结构性困境源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深度控制,以及日本在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乏力。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联邦大选辩论中渲染"中国威胁论",称中国在北极地区构成安全风险。此举被视作选举政治操作,其自由党政府试图在美加贸易摩擦背景下寻找外交平衡点。卡尼提出绕过中美发展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但在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的现状下,这种战略可行性备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