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董宝珍电台(1197):【纯价投】解读四大行定增2.0

所属专辑: 董宝珍电台
最近更新: 7小时前时长: 11:45
董宝珍电台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四大行定向增发事件

# 市净率定价标准争议

# 财政部注资政策逻辑

# 国有银行股价波动分析

# 趋势交易者行为模式

# 政策推动市场预期

# 市场抵触情绪根源

# 中特股估值矛盾本质

# 资本杠杆撬动效应

# 银行股估值争议焦点

财政部通过定向增发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5000亿元,该事件引发市场对市净率定价标准的争议。此次增发以0.7倍市净率(PB)实施,低于市场预期的1倍PB水平,部分投资者认为此举可能削弱原股东权益,并加剧资本市场对银行股的抛售压力。但另一观点指出,此次增发价仍高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15%,在历史增发案例中已属较高水平,客观上传递了政策提振市场的信号。
市场反应方面,尽管国有银行股价在过去一年半实现翻倍上涨,但趋势交易者和公募基金等主流资金并未跟进。数据显示,银行股ETF规模远低于消费类板块,反映出市场对银行股存在根深蒂固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被认为超越了经济逻辑,更多与投资者对政策导向的认知偏差相关。
政策层面,中特股(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国有资本入市等举措旨在推动低估值蓝筹股回归合理水平,但市场化资金与政策方向形成明显背离。分析指出,银行股的长期低估与市场对其“政治对抗性偏见”有关,即便在基本面改善和利多政策支持下,资金仍倾向于回避国有金融板块。
争议焦点集中于市净率定价标准是否合理。支持者认为,1倍PB是银行股估值底线;反对者则强调,财政部注资需兼顾资本杠杆撬动效应与市场实际承接能力。此次事件反映出政策意图与市场认知的深层次矛盾,也揭示了国有银行在估值修复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