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长沙至昆明东航MU5828航班落地后,一名男子未经许可擅自打开应急舱门,引发航空安全风险。涉事乘客已被警方带走调查,事件登上微博热搜。航空业内人士指出,应急舱门被非专业人员强行开启可能导致机门或部件损坏,具体损失需机务人员通过严格维护检查流程确认。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四条,擅自使用航空设施的行为将面临十日以上行政拘留。此前类似案例中,乘客因误操作或主观原因打开安全门,均被依法处罚并承担经济损失赔偿。例如,2023年3月北京至厦门航班乘客误放救生滑梯,被行政拘留12天;另有一男子因嫌闷热打开应急舱门,导致7万元经济损失并被拘留15日。
航空安全规范要求,应急舱门仅在紧急疏散时由机组人员操作。乘客若被安排于安全门座位,需承担安全责任义务,包括确认自身符合年龄和健康条件。航空公司通常通过安全须知播报和乘务员提示履行告知义务,乘客若违规需承担检修费用及航班停飞损失。
法律与行业专家强调,公共交通安全依赖规则敬畏。擅自开启应急舱门不仅扰乱飞行秩序,还可能因客舱失压或气动结构破坏引发严重事故。相关部门呼吁乘客严格遵守航空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因个人行为影响航空设施安全与航班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