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在家乡以公正为人表率,常为乡邻调解纠纷,据理分析是非,使双方心服口服。他因品德高尚受人敬重,有人甚至表示宁愿受罚也不愿被他指责。
时逢灾年,百姓生活困苦。一小偷夜间潜入陈时家中,躲藏于房梁上。陈时发现后未直接揭穿,而是借机严肃训示子孙,强调人需自我约束,不良习性往往因环境沾染而成,并以“梁上君子”暗指小偷,警示子孙引以为戒。
小偷闻言震惊,主动认错。陈时耐心劝导,认为其本质不坏,盗窃或因贫困所迫,并赠其两匹绢布以示体恤。此后,陈时的感化之举传遍乡里,全县盗窃行为逐渐绝迹,民众生活恢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