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近期推出一款以馆藏文物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原型的文创冰箱贴,因设计细节引发争议。部分网友质疑其发光功能与底部开孔设计与该文物流落海外期间被改造为台灯底座的经历存在关联,认为此类设计可能暗含对文物苦难史的不当消费。
对此,上海博物馆回应称,该文物由香港收藏家张永珍捐赠,入藏前虽曾被原美国藏家作为台灯底座使用,但底部并未钻孔,保存状况完好。复旦大学刘朝辉教授指出,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器物进行二次改造是常见现象,例如欧洲发廊与日本漆器也曾被中国改良以适应本土需求。
博物馆强调,文创产品开发已征询捐赠人意见,且该文物原型与台灯相关文创商品已在博物馆文创商店销售近三十年。近年来,为满足观众需求,上博推出近百款文物主题冰箱贴,涵盖发光、流沙等创新设计。针对争议款产品,开发团队解释内置灯光旨在还原陶瓷莹润质感,未来将继续探索文物与生活场景的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