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成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开幕式上,以国潮主题机器人表演赛为亮点,如升级版“夸父机器人”通过太极动作捕捉与模型训练,实现了拟真化、柔顺化的动作表现。赛事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赛,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等26个赛项,包括自由体操、群体舞蹈及工厂、医院等场景应用赛,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智能决策系统和运动协作能力的前沿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专家闫维新指出,此次赛事通过关节模组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独立赛道,其任务执行技能包在工业、服务及危险场景中具备潜力。竞技赛与场景赛的融合验证了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应用的可行性,尤其是在肢体感知、规划与决策能力方面,为后续技术迭代提供实践依据。
参演团队负责人柯真东强调,动作轨迹训练与模型优化是提升机器人拟真度的关键。赛事不仅体现技术突破,更为人形机器人运动协作能力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加速其在多领域任务执行技能包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