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回收平台针对此前暴露的小区便民回收桶管理问题,在部分站点进行改进。例如南宁路小区将爆满的回收桶替换为具备智能回收箱分类称重功能的设备,支持塑料瓶、纸板等分类投递并实时结算,提升年轻群体使用便利性。徐汇区已试点推广此类设备,覆盖金属、纺织物等多品类回收。
针对小程序回收点导航优化不足的问题,湖北路9号地下车库站点增设了清晰的地下车库回收站标识指引,方便商户投递纸箱等大件物品。但周边居民仍反映站点位置隐蔽,工作人员解释因“林地效应”导致选址困难,后续将探索更开放区域布点。
曹和金站点通过升级可循环小屋、增设线上线下意见处理渠道改善服务。站点新增意见箱收集居民对公益回收物全流程追溯的需求,例如有偿回收纺织物的提议。部分居民认可站点环境整洁度提升,但回收价格透明动态调整机制仍需完善。
尽管全品类回收材质分类标准逐步落地,部分站点仍存在回收物堆积、响应滞后等问题。平台在清运效率和站点选址上取得进展,但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居民便利性,仍需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及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