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购银法案后,全球白银价格飙升。日本军政界为破坏中国金融秩序混乱,通过陆海双线展开大规模白银走私活动,勾结汉奸伪造白银合金、夹带走私,导致中国白银外流货币紧缩。1934至1935年,日本通过大连港、天津港走私白银占全国总量的38%,造成中国存银量锐减59%,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严重削弱经济。
面对通货紧缩危机,江浙财阀俞恰青通过官商勾结、外汇投机等手段牟利,利用战乱垄断航运并囤积资产。而民族资本代表荣氏家族采取外汇对冲、资产转化等五招商业自救策略,在白银动荡中逆势增长,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经典案例。
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前夕,英美银行与日本军政界持续施压,加剧中国金融体系崩溃。日本通过武装走私和伪造贵金属等手段实施日寇套汇骗汇,其走私利润用于军费开支及收买汉奸。这一系列事件暴露了当时中国海关管理失能及日本破坏性经济战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