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对付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不用吃药,科学驯服你的睡眠!

最近更新: 7天前时长: 04:50
克服失眠,应对失眠,走出睡眠障碍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法

# 睡眠限制治疗法

# 刺激控制治疗法

# 失眠认知重构法

# 睡眠卫生优化策略

# 矛盾意向干预法

# 失眠反刍思维模式

# 睡眠焦虑联想机制

# 失眠心理压力源

# 睡眠认知错误信念

慢性失眠患者常陷入“失眠-焦虑”恶性循环,失眠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修正两大睡眠认知陷阱实现干预。首先破除错误信念,如“必须睡足八小时”和“短期失眠危害健康”,强调个体睡眠需求差异;其次减少过度监控行为,如强迫入睡或计算睡眠时长,避免激活焦虑系统。
行为杠杆法包含四步实操:

  1. 睡眠限制治疗法:根据睡眠日记限制卧床时间,如实际睡眠5小时则设定5小时15分钟卧床时段,强化睡眠效率。
  2. 刺激控制治疗法:采用“30分钟法则”,未入睡则离床进行低刺激活动,并强化床的睡眠专属功能,禁止非睡眠行为。
  3. 失眠认知重构法:用事实反驳灾难化思维,例如“睡四小时仍能保持机能”,接纳失眠并降低对抗情绪。
  4. 睡眠卫生优化策略:调整光线、饮食(避免咖啡因及高糖脂食物),结合泡脚散热等生理辅助,配合矛盾意向干预法逆转入睡压力。
    针对早醒伴躯体症状者,需识别失眠心理压力源,如反刍思维模式或睡眠焦虑联想机制,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恐惧。该疗法通过系统性行为调整与认知重塑,逐步恢复自然睡眠驱动力,避免药物依赖。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